年底部分银行推出零息优惠等汽车金融优惠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记者 彭艳 作为今年的购车策略,包括邮储银行、平安银行、中原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都加大了对汽车消费的金融支持力度。通过零利率、最高4500元补贴、网上秒提车等多种举措,从“降低购车成本”和“简化贷款流程”的双重尺度上发力,帮助汽车消费市场不断选择。记者获悉,11月16日至12月31日,邮储银行针对新推出的延保越野车型BJ40推出专属优惠。选择银行汽车消费贷款,可享受最高4500元的财政补贴。汽车贷款年利率参考范围为0%-6%(单利)。马担保方式有抵押、信用、担保、质押等。邮储银行南宁分行同步执行国家财政贴息政策。买家将享受每年1%的折扣,整个贷款流程将在网上办理。平安银行近期注重贷款限额和利率的灵活性,推出一年期购车“最低零息”活动,贷款1万元起,最高限额100万元,适应从经济型车到高配车型的不同购车需求。贴息后,新车贷款年利率范围为0%-10%(单利)。此外,中原银行近期推出的《购车指南》介绍了该行的汽车电子贷款产品。该产品发行给自然人借款人,用于满足其日常需求而非收入的汽车使用贷款。网上签名审批后,最高金额可达3 mill元,年利率4.37%起(单利)。上海金融法律研究所研究员杨海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过去银行密集加大汽车消费金融优惠力度,背后主要有两个考虑:一是商业银行加大汽车消费金融优惠力度,抓住市场机会。其次,国家和地方政府密集出台刺激消费措施,鼓励汽车消费是重点之一。商业银行此举也是政策应对的具体体现。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楼飞鹏表示,年末银行加大汽车消费金融优惠力度,主要是为了弥补年底消费高峰期,通过低利率、贴息、高额度、灵活保障。与此同时,在零售信贷增长缓慢、优质资产匮乏的背景下,汽车贷款成为银行稳健增长的主力。记者了解到,该行汽车消费金融业务目前正在加速告别粗放式扩张,逐步进入以场景化、数字化、个性化服务为核心的精细化经营新阶段。上海冠条信息咨询中心创始人周益勤表示,消费汽车金融是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重要增长点。年终优惠不仅有利于银行扩大信贷规模、优化业务结构,还可以通过零利率、网上即时审批等特色服务提升客户忠诚度,为业务长期发展奠定基础。对此,楼飞鹏认为,未来的竞争银行汽车金融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利率竞争,而是场景嵌入能力、技术响应速度、生态协同深度的综合竞争,具体呈现出三大趋势:一是深化能源生态场景新赛道,从“单纯借贷”向“全产业链”转变,深度绑定车企与销售商,覆盖购车、用车、养车、换车等全场景;二是一是加强技术加固和风控升级,依托数字化租金审批系统构建精准风控模型,提高服务效率、降低信贷不良率。三是推动产品差异化和客户分层运营,针对首购车、以旧换新、二手交易等多个场景推出定制专属金融产品以及不同收入和年龄的消费群体。杨海平补充道,该业务未来的竞争焦点和发展趋势还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推动与优质车企、企业家的合作,打通产业数字金融与消费数字汽车的连接通道;二是结合新能源汽车的数字化特点,结合不同主体、链接多场景,构建车主综合金融服务生态系统,同时探索适应不同金融服务的智能风控模式;三是依托数字平台,充分对接市场主体和地方政府消费政策,实现政策红利和业务发展双向强化。
(编辑:蔡青)
中国经济网公告:股市信息来自合作媒体和机构。这是个人意见于作者。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需自行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