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光明日报记者 彭景辉 深秋时节,青海西宁的南北山区,一片轻纱般的晨曦流过森林。游骑兵付勇军的脚步惊动了几只山雀。这位“森林哨兵”的目光小心翼翼地掠过树林、田野,六年没有懈怠。 “如今,一片落叶可以变成一团火。”他有气无力地说。 “付少爷,北山的情况怎么样了?”七点整,消防员小马的电话如期而至。这种每日询问早已成为消防部门与护林员在电力绿化领域良好合作的标准。专业消防力量与护林员共同构筑森林防火第一道预警线。几乎同一时刻,消防宣传员王文华和电力果洛地区玛沁县铜矿村,工人二丹并肩行走在霜冻山路上。 “天快凉了,快点吧!”王文华看着远处的山坳,“多吉夫人家里的电力隐患一定要及时排查。”两个穿着不同制服的人物有着相同的使命。牧民多吉家的门一打开,专业的检查立即开始。 “这个漏电保护器需要更换!”王文华指着那些旧设备。 “电热毯电路老化也是一个隐患。”王文耐心地讲解安全须知,丹二人非常擅长帮助换挡。这一幕,全县34个畜牧村的村民都很熟悉。联防联控的有效性在突发事件中得到检验。 8月13日14时12分,陵阳330KV开关站升压扩建工程中项目部值班人员接到芒崖市消防救援大队的专用报警:315国道发生货车自燃事故。这是双方建立共建联动机制以来,第二次共同处置突发事件。项目负责人陈寿喜带领17名紧急救援队员迅速完成任务。根据5月份夫妻联合救援的经验,增加了车上配备的干粉灭火器和灭火毯。到达现场后,救援人员迅速拉下警示胶带并组织疏散。芒崖市创业路消防救援站副站长张鹏刚立即成立现场指挥中心组织两支队伍。 “供电车就位!” “水炮位置已定!”依托消防部门专业指挥,电力团队在消防水枪的掩护下迅速切断车辆电源线,有效阻止电气火灾蔓延。 16时20分,明火被彻底扑灭,双方人员通力清理现场,彻底消除复燃风险。 “从第一次联合救援到这次现场处置,反应速度大大提高了。”陈寿喜指着事后总结会上的应急响应流程图说,“我们的应急预案正在不断优化。”现在,在消防部门的专业指导下,电力项目部不仅配备了特种应急车辆,还与消防大队建立了季度演练机制。从卑南山的密林到戈壁的浩瀚峡谷,从工作人员的帐篷到国道上的危机场景,一条无形的安全纽带延伸到了高原。此链接连接消防员、电力工人的蓝色制服,与护林员的坚持和工作人员的平静生活联系在一起。在这片广阔的高原上,一张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信念的新安全网正在精心编织。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09日,第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