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演唱会“室内门票”花了138万元?骗局暴露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大型演唱会需要实名制购票入场,但总有人认为存在“内购票”等渠道可以绕过实名制购票。为了看这场著名的音乐会,27人损失了138万元的门票费。朋友圈“票老板”的真实身份是什么?百万陷阱怎么就变成了普通的普通门票交易呢?浪费138万元,内部机票诈骗27人入狱2024年1月,从事票务工作的徐某急需一些各种明星演唱会的门票来拓展业务。于是,在某购物平台发布了sof的代购信息。很快,一个自称“演唱会主办方员工”的人找到了宗庆后。徐某又花了2万多元买了更多宗某的门票300多张,所有顾客都顺利入场。这次交易的成功让徐某放下了警惕,随后他主动联系了宗某。宗庆后还抛出了一个更大的“诱饵”,声称可以拿到国内一些顶级明星的演唱会门票,但这次“门槛”更高,要求押金高于票面金额。宗庆后称,这是内部预留的门票,通道比较特殊,甚至还附有保密合同。但直到多场演唱会一一开始,四总都没有买到票。于是徐某报案。宗某立即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通过调查,警方发现与徐某类似的受害者还有27人之多。侦查人员称,某酒类企业举办演唱会,决定委托代理机构以门票形式出售演唱会邀请函。宗庆后等人达成演唱会包销合同与演唱会委托销售机构合作,获得邀请函4200余封。随后,他们又以演唱会主办方的名义将上述邀请函出售给徐某等人。实际售出门票3000多张,未售出900多张。销售所得的钱随后不会交付给客户。客户随后向宗某等人提起针对西比尔的诉讼。也就是说,第一次向徐某出售的演唱会门票实际上是主办方发出的邀请函,而不是市场上出售的实名票。实名制实施后,为何仍有人上当受骗?事实上,早在2023年9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就明确规定,大型演唱会必须实名购票、进场。强实名制的核心是人、证、票三合一。今天,马乔门票平台、场馆均接入公安系统进行身份验证。门具有面部识别和身份证读取功能。必须携带身份证件才能进入场馆。这一制度的阻碍是传统“黄牛”在技术和政策上拉动选票的空间。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2023年9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管理规范促进演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大型演出活动实行实名购票、实名入场制度。每场演出每张身份证只能购买一张门票,购票人和观众的身份信息必须相同。实名制政策实行已久,为何像徐这样的售票人员仍然上当受骗?宗萨阳成立作为朋友圈的“老板老板”,每天都会在朋友圈发布代购门票、与“后台”的聊天记录、演唱会地点等“成功案例”。目的是让受害者相信他有能力获得内部门票。 2025年7月10日,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法院首次认定被告人宗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零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5万元;责令赔偿受害人经济损失。特别提示:购买演唱会门票时,一定要通过官方购票平台。任何声称“有内部渠道”、“可以绕过实名制”的说法都是骗局。
上一篇:溢出效应显着,展品迅速成为商品 下一篇:没有了